教育部: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尊龙凯时网址

教育部: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

2021-11-12 16:01:31      点击:
教育部日前对政协《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进行了答复,其中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教育部介绍,对青少年进行预防抑郁症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对此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青少年预防抑郁症教育工作。


教育部强调,开展多形式的青少年预防抑郁症教育在试点地区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卫生健康、宣传等部门加强协作,采用多种宣传手段,利用影视、媒体等多种渠道,广泛开展抑郁症科普知识宣传。


医疗卫生机构加大抑郁症防治科普宣教力度,拍摄制作专业权威且通俗易懂的抑郁防治科普宣传片,普遍提升公众对抑郁症的认识,减少偏见与歧视。充分发挥专家队伍作用,深入学校、企业、社区、机关等,开展抑郁症相关公益讲座。


在公共场所设立或播放抑郁症公益宣传广告,各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室(卫生服务中心)向居民提供科普宣传资料。要求学校向学生提供咨询检测点的分布和尊龙凯时网址的联系方式等信息,引导学生主动寻求咨询检测服务等。


教育部指出,建立全过程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服务、评估体系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规范、持续开展抑郁症防治等相关知识培训。加大对非精神专科医院医师的培训,提高其识别抑郁症的能力。各类体检中心在体检项目中纳入情绪状态评估,供体检人员选用。各高中及高等院校均设置心理辅导(咨询)室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那么目前学校的体检中

包含抑郁症筛查项目吗?

来看看南京的这些学校是如何

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积极干预的


南京学校这样做:

定期实施心理健康状况跟踪普查

目前南京校园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都有哪些积极的做法?通过走访发现,目前很多学校已经积极建立心理咨询和干预制度。


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教师、南京市心理学科带头人杨静平表示,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中,是非常好的举措。杨老师指出,“我国17岁以下的青少年中,约3000万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影响。在学校的实际干预中,也发现有不少学生受到抑郁症的困扰,这一举措的颁布,能够让家长和学校工作者明白抑郁症筛查防治的重要性,能够从根本上支援到这些受困扰的孩子。”


“虽然目前抑郁症筛查还没有纳入学生体检,但是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已经定期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状况跟踪普查。”杨老师介绍,南京五中在新生入学、期中期末考试或其它重要节点,会给学生和家长分别分发放有关心理问题、学习状态的调查问卷。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会和学生进行适当的交流,帮助其找到更好的学习状态。

南京市中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陶老师热线资深接待员陶德华老师表示,面对高中阶段学生可能产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责无旁贷,定期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状况的跟踪普查。“有些孩子情绪低落,会莫名流眼泪,对待事情很消极。对此,学校会做长期的跟踪辅导,只要孩子愿意,家长配合,营造愉悦的家庭氛围,大多数孩子都会慢慢克服困难的。”陶老师指出,在学生体检中借助专业的机构来进行抑郁症筛查,对学校和一线心理教师而言都能带来很大帮助,有助于共同配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抑郁症倾向?

心理科医师支招快速自测

“生物、医学、社会三个角度都可能影响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侯正华说,从临床角度来看,近些年青少年儿童出现抑郁症表现的情况很多,尤其是疫情恢复之后,在门诊中遇到不少孩子出现学习、情绪等方面障碍的情况。


侯医师指出,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儿童的抑郁症表现往往不像成年人那么典型,一旦出现以下这些情况,家长要引起重视。“有的孩子起先表现为失眠、学习效率下降,之后形成恶性循环,情绪越来越差,严重影响人际关系,脾气也变得暴躁。如果青少年出现抽烟酗酒、孤僻叛逆、沉迷游戏、自残伤害等表现,其本质原因可能都是人际关系和情绪障碍的问题。家长和学校一定要引起重视。”


那么如何快速判断自己或者孩子有没有心理问题呢?侯医师建议,家长可以根据phq—9抑郁症筛查量表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dsrsc)中的一些指标特征,首先进行自评。其次是,可以求助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


杨静平老师表示,大多数家长还没有意识到孩子患抑郁症其中有遗传、生理、特殊事件、青春期激素水平不均引起的多方面原因,患病后吃药是首选方案。家长固执地认为吃药对孩子的神经有损害,其实就像感冒吃药一样,心理生病所配备的药物安全性同样很高。但和普通疾病不同之处在于,患抑郁症的孩子更需要身边人的关注、理解和照顾,这些关爱的行为才是治愈的最佳良药。“希望全社会都能营造一个相互尊重的社会氛围,希望家长和老师对待这有情绪问题的孩子时,可以更温柔一些,不评判、不指责,给与‘灰色心情’的孩子们更多的鼓励和赏识,让孩子们心里有暖意,抬头便能看到大家善意的目光,也会更有力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