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前,97%地市须开设睡眠门诊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到今年底,97%的地市至少有一家医院可以提供睡眠门诊服务。这一政策目标并非突如其来。今年以来,睡眠门诊建设已被列入国家卫生健康系统的多项重点工作中。
一、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年底前,97%地市须开设睡眠门诊
进入2025年以来,睡眠门诊建设屡被提及。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实施2025年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实事项目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到,在2025年,每个地市至少有一家医院提供睡眠门诊服务,且直辖市需覆盖到区县一级。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雷海潮介绍,到今年年底,每一个地市都能够设置一个心理门诊或是睡眠门诊,向公众提供更加便利的精神卫生服务。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2025-2027年)的通知》,再次强调要普遍建设睡眠门诊,将其从年度实事升级为未来三年的系统性任务。在9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雷海潮在面对记者提问时表示,到今年底,97%的地市至少有一家医院可以提供睡眠门诊服务。可以看出,睡眠问题正在被纳入系统性的医疗体系规划之中,成为国家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际上,从现实情况来看,当前睡眠问题已然从个人健康问题演变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s)是一类以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早醒或日间功能受损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疾病,可显著影响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显示,中国18岁及以上人群睡眠困扰率约为48.5%,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其中约1.5亿人需积极干预。在众多睡眠障碍中,失眠症最为常见。据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普通人群失眠症状的患病率高达30%—48%,其中符合诊断标准的失眠症患者约占9%—15%。长期失眠不仅与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密切相关,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以及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除了失眠障碍外,睡眠呼吸障碍、昼夜节律相关睡眠-觉醒障碍等疾病,也已经成为现在人群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二、有医院睡眠门诊一号难求年轻人成就诊“主力军”
	受到国家号召,自今年3月份开始,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山东等地一批大中小医院陆陆续续开设睡眠专科。
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已有324个地级市和80个直辖市的区县可以实现睡眠门诊服务。随着睡眠门诊在越来越多地区铺开,就诊的病人数量相应水涨船高。许多医院的睡眠门诊甚至“一号难求”。
	据上海多家医院反映,睡眠专科的号源只要一放下去,立马就被抢光。在江苏省,睡眠障碍诊疗需求也在今年快速爆发,看诊时间排到一两周以后。杭州市睡眠障碍诊疗中心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十余年间,其门诊量几乎每年都以25-30% 的速度增长。仅2024年,该中心接诊超10万人,平均每天有270多人因睡眠问题来就诊。伴随就诊人数增加而来的,是睡眠门诊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年轻化浪潮。年轻人甚至是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患者也越来越多。杭州市睡眠障碍诊疗中心的数据显示,其就诊人群的平均年龄已从2015年的45岁左右下降到了现在的35岁。这种现象背后是年轻人日益增大的压力和不断变化的生活方式。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显示,在深圳,成年人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仅为6.45小时,是全国“最缺觉”的城市。当地18-35岁青年群体中,45.8%存在焦虑情绪,其中超六成表示焦虑影响睡眠。在国家层面提出号召后,广东省的医疗机构纷纷响应。数据显示,广东省594家医疗机构开设心理门诊,105家设立睡眠门诊。另据成都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至2025年8月底,全市开设睡眠门诊的医疗机构数量达到94家。
到2025年底,将会有更多的地区提供这项服务。“这对于缓解一部分居民心理焦虑倾向,解决他们的情绪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帮助。”雷海潮在发言中如是总结。
- 上一篇:嘉盟医药 | 2025年国庆中秋放假通知 2025/9/29
 - 下一篇:医保钱包实现跨省转账 如何开通?怎么使用? 2025/9/26